APP“殺熟” 用戶可舉報
2018-04-12 08:57:48 來源: 作者:
近日,《人民日報》發(fā)表文章《數據權力如何尊重用戶權利》,稱通過深挖消費者過往消費甚至瀏覽記錄,讓算法洞悉消費者偏好,不少互聯網平臺清晰地知道消費者的“底牌”,為了獲得灰色超額利潤,這種同一時刻對同一產品的差別定價,尤其是將消費者蒙在鼓里隨意加價的情形,損害了消費者權益。記者了解到,不少用戶在不同的互聯網應用上對比后發(fā)現,確實存在“大數據殺熟”現象,其主要特征是,同樣的訂單,老用戶比新注冊用戶付費貴,iPhone用戶比安卓用戶付費貴。有分析表示,此類“大數據殺熟”現象已經構成違背消費者知情權的價格欺詐。律師建議,如果消費者發(fā)現自己被價格欺詐,可向物價部門等部門舉報,依法保護自己合法權益。
普通“殺熟”
高端用戶、會員價格更貴;老用戶比新注冊用戶貴;iPhone用戶比安卓用戶貴……
據媒體報道,同在辦公室的兩位用戶,同時打開某打車APP,呼叫起終點相同的快車。但兩位用戶對比費用發(fā)現,平時經常叫高端專車的用戶,其打車軟件上顯示的價格比平時只用快車的用戶略高。另有網友稱,自己在某電影票訂票平臺上也遭遇了被“殺熟”。這位網友表示,用新注冊的賬號、普通會員賬號和高級別的會員賬號同時選購同場次電影,最便宜的是新注冊賬號,其次是普通會員賬號,而高級別的賬號一張票要比新注冊賬號貴出5元以上。
而另外一名網友經常通過某旅行網站預訂某家酒店房間,自己所訂的價格基本都在380元~400元左右,但通過前臺詢問,卻發(fā)現酒店價格只有300元,而用朋友新注冊的賬號進行查詢也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賬號查詢卻依然是380元。據了解,此類老用戶在同樣的互聯網服務中所付出的價格比新注冊貴的事情,反映了預訂酒店、預訂機票,購買電影票,打車出行中普遍存在的“殺熟”現象。
同時,有網友發(fā)現,同樣的訂單,蘋果iPhone用戶在消費時要比安卓手機貴。有網友透露,在蘋果手機上購買視頻網站VIP要比安卓用戶多交錢,其中騰訊視頻VIP月費多收4元,愛奇藝會員年費多收40元。
進階“殺熟”
價格“看看就漲”,網站花式催買;隱藏老客戶的優(yōu)惠券……
在各類“殺熟”曝光帖中,旅游類APP成為吐槽重災區(qū)。網友“賣鐵小王子”發(fā)帖羅列了市面上常見旅游APP的價格圈套:一些軟件訂房頁面被瀏覽多了,相關酒店房價就自動上漲,營造“酒店很搶手”的錯覺。一些用戶清除瀏覽記錄后,甚至能發(fā)現原本顯示的價格又下調不少。
還有用戶披露說,用APP訂某個航班機票,看得多或者預訂后再取消,價格便會抬高。整個預訂中,APP頁面會不停提示,“最近又有×名客人在瀏覽此航班”,一些客人覺得越晚下手越貴,就匆匆下單,第二天再看機票又恢復了原來的低價。
而“大數據殺熟”現象在全球知名企業(yè)也曾出現過。據媒體報道,2000年,亞馬遜曾出現過差異定價的現象,一位亞馬遜用戶在刪除了瀏覽器的cookies之后,再用瀏覽器瀏覽之前的商品時,卻發(fā)現商品價格下降了近4美元。消息出來后,亞馬遜遭到用戶譴責,亞馬遜CEO貝索斯也為此公開澄清,稱這只是向不同顧客展示的差別定價實驗,絕對跟客戶數據沒有關系,一切只是為了測試。
杭州的胡先生經常乘飛機往返杭州和深圳兩地,一直使用“去哪兒”APP購買機票。最近,胡先生偶然在機票訂單確認頁中發(fā)現,“航意險”和“延誤險”兩項被默認勾選上了。“一般情況下,我覺得選就選了,沒特別在意。但有一天,當我把勾選取消了,系統(tǒng)提示我放棄了兩張價值8元的折扣券。等我重新把這兩項保險勾選上后,訂單總價竟然比之前便宜了8元。也就是說,平臺通過默認勾選隱藏了老客戶應該享有的優(yōu)惠。”
技術派這么說
“殺熟”怎產生?
競爭初期企業(yè)以低價吸引消費者
養(yǎng)成用戶黏性、壟斷流量后“殺熟”
利用大數據摸清用戶底牌攫取利益
即使被發(fā)現用戶“放棄成本”也偏高
在易觀CTO郭煒看來,在行業(yè)競爭初期,企業(yè)通過補貼以低價吸引消費者是一種普遍的競爭策略。隨著競爭進入精細化數據運營,在流量壟斷的情況下,隨著對便捷服務更加習慣,消費者往往對價格不再那么敏感,傾向選擇熟知的平臺購買服務,這讓一些商家看到了“殺熟”的機會。
此外,即便用戶發(fā)現了價格上的差異有所不滿,但因“放棄成本”偏高,也只能無奈接受。“綁定手機號是消費者使用各種平臺的最基本前提,即便因為被‘殺熟’對商家不滿,也很少會換掉用了多年的手機號,再用新的號碼去購買服務。”浙江省社會學會會長楊建華說,有些商家認準老客戶黏性高,不會輕易更換平臺,才敢有恃無恐。
有業(yè)內人士分析,“殺熟”的本質就是商家通過大數據摸清客戶消費習慣后,掌握了客戶能承受的最高心理價格,盡可能地攫取更高利潤。
“‘殺熟’不是互聯網企業(yè)發(fā)明的,但企業(yè)一旦利用大數據來做這事兒,不僅消費者權益受損,相關產業(yè)也會遭遇誠信危機。”360企業(yè)安全研究院院長裴智勇認為,一些互聯網企業(yè)試圖通過對用戶使用偏好、購買習慣的數據分析,獲取最大經濟利益,這是對用戶數據的一種濫用,違反了誠信經營的原則。
對于蘋果用戶價格比安卓用戶貴的問題,有業(yè)內人士表示,由于iPhone是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iPhone用戶通過iPhone進行網絡虛擬商品購買時,蘋果公司都要收取通道費用,其提成比例大約為30%,商家會把成本轉給消費者,這導致了iPhone用戶的價格比安卓用戶的價格要高。
怎么看“殺熟”?
大數據“殺熟”已經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商業(yè)道德、商業(yè)倫理問題。
一名網絡工程師介紹,大數據“殺熟”已經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商業(yè)道德、商業(yè)倫理問題。只要企業(yè)有動機,甚至能做到更隱蔽的“一客一價”。“比如說用大數據識別出某位消費者對價格不敏感,可以少給他投放優(yōu)惠券,而對一些更在乎價格的消費者,就會多發(fā)代金券。商家可以把原價普遍定高一些,靠優(yōu)惠券調節(jié)不同顧客的實際價格,這樣大家看到的原價就是一樣的,也挑不出APP毛病。”該程序員說。
消費者對APP“殺熟”反應激烈,不僅由于一次消費多付了幾元、幾十元,更在于面對不知不覺來臨的大數據時代,每一個普通人的信息、習慣被掌握,進而被篩選和“吃干榨盡”,而對這一切,甚至毫不知情。
越是老客戶越應該優(yōu)惠多一些,這是大家的常識。“‘殺熟’行為讓人難以接受,是因為商家顛覆了承諾和常識,對消費者造成了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侵害。”中國電子信息產業(yè)發(fā)展研究院電子信息產業(yè)研究所所長安暉表示。多名行業(yè)人士認為,面臨新技術、新商業(yè)模式的發(fā)展,針對算法的規(guī)范、監(jiān)管,需要一套新的商業(yè)價值、倫理乃至法規(guī)。
律師:涉嫌價格欺詐
有分析表示,針對不同消費能力群體差別定價并非一定是壞事,但同一時刻對同一產品的差別定價,尤其是將消費者蒙在鼓里隨意加價的情形,并不在其列。為了獲得灰色超額利潤,它已經構成違背消費者知情權的價格欺詐。
福建瀛坤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翼騰認為,根據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guī)定》第三條,價格欺詐行為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標價形式或者價格手段,欺騙、誘導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商家“殺熟”差別定價,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屬于價格欺詐行為。
涉嫌價格歧視?依據目前法律,很難進行直接有效的規(guī)范。
中國互聯網協(xié)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律師趙占領說,APP“殺熟”可以理解為一種價格歧視,即同樣的產品、服務,對不同消費者采取不同的價格?,F在,我國適用價格歧視的法律主要有價格法和反壟斷法。但這兩部法律的制訂與網絡時代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商業(yè)還不是很匹配。比如反壟斷法中對價格歧視的認定門檻非常高,首先要求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其次要“沒有正當理由”。而互聯網企業(yè)自主定價,可以辯稱所謂“殺熟”是正當的定價策略,所以依據目前法律,很難進行直接有效的規(guī)范。
趙占領等建議,主管部門應該對新技術手段下出現的一系列新問題進行匯總和研究,有針對性地修正原有法律或出臺新的法規(guī)。“商家有自己的經營策略,根據不同人的消費習慣有不同推薦,這本身無可厚非。但平臺在推薦的同時必須保障每個人有相同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這應該是立法和監(jiān)管的底線。”江蘇省消保委法援部主任張昊舒說。
張翼騰建議,完善相關法律的統(tǒng)籌性和針對性,對大數據的搜集、保護和使用,進行直接、明確、全面的規(guī)定。(新華)
物價部門:舉報將調查
相關部門已經注意到這種“殺熟”現象,如果有消費者舉報,會聯合工商、工信等部門介入調查。
經過一段時間對“殺熟”現象的曝光后,記者發(fā)現,多個平臺已悄悄修改了差別化定價,一些曾被隱藏的優(yōu)惠也被恢復。
廣東經國律師事務所謝蘭才律師昨日建議,消費者如果發(fā)現自己遇到被大數據“殺熟”的情況,可以根據《消費者保護法》來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并及時到有關主管部門投訴舉報。
記者采訪多地物價部門了解到,相關部門已經注意到這種“殺熟”現象,如果有消費者舉報,會聯合工商、工信等部門介入調查。相關人士表示,這一現象是互聯網環(huán)境下消費市場出現的新情況,值得引起重視,相關案例如何定性和處理,需要通過實踐不斷完善。
- 給媽媽買翡翠的注意了!近三年抽檢合格率79.2%,私營首飾店...
- 8款文具筆檢測:名創(chuàng)優(yōu)品、三菱、百樂標識不明確...
- 15款IP文具測評:聯名溢價高,“可愛”背后暗藏風險 ...
- 10款袋泡茶測評:哪一款茶葉品質更高、污染物更少、口感更佳?...
- 10款袋泡茶測評:CHALI、立頓、茶理宜世氟含量偏高...
- 10款袋泡茶測評:茶顏悅色、奈雪的茶茶多酚更多;蜜雪冰城等茶...
- 10款“貴價”紙尿褲測評報告:大王、尤妮佳回滲較多,一款透氣...
- 10款紙尿褲測試:紙尿褲透氣性與厚薄無關,盛夏光年透氣透濕更...
- 10款紙尿褲測評:大王、尤妮佳回滲相對較多,僅一款產品未檢出...